节点电压法题目(节点电压法例题)

频道:其他 日期: 浏览:9

本文目录一览:

如图所示,用节点电压法或网孔电流法求I

节点1为已知电压34V,非未知节点电压,故可省去。

节点分析法 解:节点电压法:设三个节点电压分别为UU2和U3,显然:U3=5V。节点1:(U1-30)/5+(U1-U2)/5+1=0;节点2:U2/30+(U2-U3)/20=(U1-U2)/5。解方程组,得:U1=20,U2=15,U3=5。所以:I=U2/30=15/30=0.5(A)。

/2+1/2+1/2+1/2) * Va = 4/2 -4/2 + 4/2 Va = 1V I = 0.5A 网页链接 节点电压法、网孔电流法、戴维南定理。。按规则列方程即可。

电路计算一般采用有效值相量,所以首先将电压源电压转化为有效值相量。Us1(相量)=100/√2∠0°=50√2∠0° V;Us2(相量)=100/√2∠51°=50√2∠51° V。

回路电流法:先将左侧的1S电导并联18A电流源,等效为18V电压源串联1S的电导。如右图,同时设2A电流源两端电压为U(右正左负)。回路一:(I2-I3)/2+U+I2/2=0,2I2-I3+2U=0。回路二:I3/1+(I3-I4)/3+(I3-I2)/2=0,3I2-11I3+2I4=0。

解:电路中虽然有4个独立的网孔,但是有三个网孔的支路都是电流源,因此只需要设出中间一个网孔电流,减少了方程个数,更容易求解。回路电压方程为:(R2+R3+R4)×I1-Is1×R2-Is2×R3-βI2×R4=Us1+Us2;补充方程:I2=Is1-I1。

请问这题节点电压法方程怎么列

节点电压法的本质,就是KCL,所以牢记KCL,很容易列出节点电压方程。节点1:流出的电流包括:①I1=U1/2;②I=(U1-4-10)/2;③(U1-U2)/1。流入节点的电流为:3A电流源电流。

解:斜体字母表示相量。节点电压法列写方程:(Uc-25∠0°)/5+Uc/(-j2)+(Uc-0.4U1)/j4=0。补充受控源方程:U1=25∠0°-Uc。整理方程组:(-3+j4)Uc=50+j100。所以:Uc=(50+j100)/(-3+j4)=50√5∠643°/5∠1287°=10√5∠-644°=10-j20(V)。

解:设最下端为公共节点O,节点2的电位为UU2。根据节点电压法:节点1:U1/1+(U1-U2)/(6+2)=5;节点2:(U2-U1)/(2+6)+U2/12+(U2-30)/4=0。解方程组:U1=6,U2=18。Um2=2×(U1-U2)/(6+2)=2×(6-18)/8=-3(V)。

电工电子学题目求过程

这个直接使用节点电压法就可以求解。节点电压法本质就是KCL的变形,可以依据KCL推出节点电压法的式子。ab之间的电压为Uab ,因此:对于R1所在支路,根据KVL:I1R1+Uab=Us,I1=(Us-Uab)/R1,方向流进节点a。Is1支路的电流为Is1=7A,方向流出节点a。R2支路电流为I2=Is2=2A,方向流进节点a。

uo=4/20k x 10/40 x20k = 1v。2) uo=4 x (10+20//20)/[20+(10+20//20)] =2v。3) 叠加定理 uo=1)+2)=1+2=3v。

要多方面考虑,比如: 分类、组成。就分类来说:检测与过程控制仪表(通常称自动化仪表)分类方法很多,根据不同原则可以进行相应的分类。

如在校的继续学习中只有掌握高等数学的知识以后,才能比较顺利地学习其他专业基础课程,如物理、工程力学、电工电子学……等等,也才能学好自己的专业课程。又如当毕业走向工作岗位后,要很好地解决工程技术上的问题,势必要经常应用到数学知识。因为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数学方法已广泛渗透到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之中。

也为学好其他专业课比如理论力学,电工电子学等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且对于将来适应工作需要,进行技术创新也很有帮助。由于大学物理这门课程涉及的内容多,概念比较抽象,理论性强,对高等数学要求较高,加上学生对这门课的重要性认识有偏差,因此造成部分学生有畏难心理, 学习积极性不高。

为开路端口没有电流,电路上唯一电流 为i如图,U1=iR2+iR1+4,10=6i+4,i=1A,U2=-E2+iR1+E1=-2+4+4=6v。

关键词:节点电压法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