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隙击穿电压(间隙击穿电压取决于)
本文目录一览:
气体间隙可能承受哪三种电压?
气体间隙可能承受的电压:36伏,24伏,12伏。影响气隙击穿电压的最大因素是空气湿度。比如传统彩电年龄大了,有时刚开机图像模糊,随着时间推移,逐渐恢复正常,就是因为刚开机时内部空气潮湿,间隙很容易被击穿,随着开机时间增加,热量使内部越来越干燥,间隙击穿电压得以恢复。
在温度20度,压力为101325pa和绝对湿度为11g/m^3的标准大气压下,通常认为均匀电场空气间隙击穿场强为30KV/cm,也就是1厘米的距离需要电压30KV才能击穿,1毫米的距离需要电压3KV才能击穿。正常空气下, 1000V直流能拉出电弧,不能击穿空气。
在高真空环境中,气体的密度极低,导致电子或离子的自由行程显著延长,这使得它们在间隙中碰撞电离的机会大大减少,因此间隙的击穿电压相应提高(遵循帕邢定律的左半部分)。在这种条件下,某些设备中的高真空间隙能够承受高达3兆伏每厘米的击穿场强。
在均匀电场中,工频交流电压作用下的气体介质击穿与直流击穿电压相等。但在极不均匀电场,如棒-板间隙,交流击穿情况有所不同。通常,当棒电极为正极性时,击穿会发生在棒-板间隙中,此时交流击穿电压的幅值接近于正极性棒对负极性板的直流击穿电压。
即碰撞电离。同时,正离子在高速撞击阴极时可能会使阴极表面发射出电子,这称为二次电子发射。碰撞电离和二次电子发射会在很短的时间内产生大量电子和正离子,在外加电压的作用下,这些带电粒子向相反方向运动,从而形成电流。
首先,在电极间电场均匀且气压低于1大气压(约0.1兆帕)时,间隙击穿电压遵循帕邢定律。以空气介质为例,其击穿电压Ub可以通过经验公式计算,公式为:击穿电压(kV) = d(cm) * 30其中d表示电极间距离,δ为空气的相对密度。通常,空气介质的击穿电压大约可以用30kV/cm的击穿场强来估算。
...对于同样距离的间隙,电场不均匀度增加,击穿电压如何变化?请问此题...
1、在通常情况下,当电场不均匀度增加时,击穿电压会相应降低。这是因为局部电场强度会高于平均电场强度,特别是在电场分布不均匀的区域,局部电场的峰值会显著高于整体平均值。这种情况下,介质更容易发生局部击穿,从而导致整体击穿电压下降。具体来说,电场不均匀度的增加意味着电场分布中的差异更加明显。
2、并不是的,在稍不均匀电场的点晕很不稳定,这时的电晕起始电压很接近间隙击穿电压,对于电场不均匀系数f2,电晕起始电压等于间隙击穿电压。
3、在气隙变化过程中,总有一个气隙距离值对气隙中的带电质点产生最有利,使击穿电压最小,这就是谷点,同理,当气隙保持不变,气体分子的相对密度增大时,电子的自由行程就缩短了,相邻两次碰撞之间积聚到足够动能的概率减小了,故击穿电压必然升高,这就是谷点的右侧。
4、油隙击穿电压因随加电压作用时间增加而降低的原因:因为水是一种极性分子,在电场力作用下,很容易被拉长,并沿着电场方向排列,从而在两极间形成导电“小桥”,使击穿电压剧降。另外,击穿电压的大小不仅取决于含水量,还取决于水在油中所处的状态,通常乳化水对击穿电压影响最大,溶解水次之。
5、空气在高压电场下会发生击穿,产生电晕放电现象。在这样的情况下,电晕放电会在两个圆筒之间形成一个放电通道,导致电路短路和电流放大。假设在电源电压稳定的情况下,两个圆筒之间的电晕放电发生时,放电通道具有均匀的电场分布和电位降。那么,根据电场的定义,电场强度等于电势差除以距离。
空气需要多大的电压才能导电?
空气间隙的击穿电压无法精确计算,但一般10000V电压在1厘米左右的空气能击穿。以空气作为电介质的电极之间的间隙发生击穿时的电压。由于气体放电理论还不完善,空气间隙的击穿电压无法精确计算,实用上大多是通过试验来确定或用经验公式近似地估算。
空气间隙的击穿电压无法精确计算,通常情况下,大约10000伏特的电压能够在大约1厘米的空气间隙中击穿。这是指以空气作为电介质的电极之间的间隙在发生击穿时的电压。由于气体放电理论尚未完善,空气间隙的击穿电压无法精确计算,通常通过实验确定或使用经验公式近似估算。
普通电蚊拍的电路 几千v就可以让空气导电。
电流在空气中击穿的电压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湿度、温度、气压、距离和电极形状。在一般大气条件下,空气的击穿电压大约在3000至5000伏每毫米之间。然而,这一数值只是一个大致的估计,实际电压会根据环境条件和实验设置有所不同。比如,如果空气湿度较高,击穿电压可能会有所下降。
空气被电击穿的条件是达到临界电压。常见的需要达到的临界电压为10kV。气体介质在电场作用下发生碰撞电离而导致电极间贯穿性放电的现象。气体介质击穿与很多因素有关,其中主要的影响因素为作用电压、电极形状、气体的性质及状态等。
气体介质击穿直流电压击穿
当直流电压作用于气体介质时,其击穿现象可分为两种不同的情况。首先,在电极间电场均匀且气压低于1大气压(约0.1兆帕)时,间隙击穿电压遵循帕邢定律。以空气介质为例,其击穿电压Ub可以通过经验公式计算,公式为:击穿电压(kV) = d(cm) * 30其中d表示电极间距离,δ为空气的相对密度。
直流电压作用下的气体介质击穿。可分为以下两种。 如棒-板电极的间隙,击穿场强Eb大为降低,并且还会出现极性效应,即正极性棒对负极性板的间隙击穿电压小于相反极性的情形,如图1所示。
气体介质在电场作用下发生碰撞电离而导致电极间贯穿性放电的现象。气体介质击穿与很多因素有关,其中主要的影响因素为作用电压、电极形状、气体的性质及状态等。气体介质击穿常见的有直流电压击穿、工频电压击穿、冲击电压击穿、高气压电击穿、高真空电击穿、负电性气体击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