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x232负电压(2596负电压电路)
本文目录一览:
- 1、把正5v得电压转化为-6v的电压,请问都有什么芯片,输出电流大概在100mA...
- 2、...的RS232串口电压肯定不会超过5V,为什么还要MAX232电平转换呀。用PL23...
- 3、怎样得到负电压
- 4、max232的外围电路电容与2、6引脚电压关系
把正5v得电压转化为-6v的电压,请问都有什么芯片,输出电流大概在100mA...
1、晶体管:可以用PNP晶体管或P沟道MOSFET。前者经济,使用简单,后者能提供更大电流,且转换效率较高,但往往需要较高的输入电压(通常要求 +5V或 +5V以上)。如使用2SC8550三极管,可以提供较大的输出电流。
2、LM78L06:这是一款输出电压为6V,最大输出电流为100mA的6脚稳压芯片。LM2940:这是一款输出电压为5V,最大输出电流为1A的6脚稳压芯片。LM317:这是一款可调输出电压的6脚稳压芯片,可以通过外部电路调整输出电压,最大输出电流为5A。
3、方案一:使用三端稳压器(如LM7805)或开关电源芯片(如LM2596)从9V电池输出得到5V的稳定正电压。 方案一继续:接着,可以使用开关电源芯片(如MC34063)将正电压转换为-5V,从而获得所需的正负5V电压。 方案一说明:此方案能够提供较大的负电压电流。
4、输出6V,100mA时降压电容应采用5uF,耐压为450V的涤纶电容器,并在电容两端的电阻用1M/0.25W即可。宜采用效率高的桥式整流电路。降压电容C可用公式:I=2*14*f*C*U,U=220V,f=50Hz代入,可得:C=147I,C的单位为uF,I的单位为A。
5、可以用个变通方法:再取一路独立电源,仍然正向升压。注意是两路独立电源,也就是升压后,两路都是+55V,但两路之间的电源正端以及地都不相通。然后将第一路的电源地,接第二路的电源正端,当做新的地端,这样就实现了+55V和-55V。只要你第一路+55V电流可以满足,那么-55V一样可以满足。
6、+9V用三端稳压管或开关电源芯片调节出+5V,再用电荷泵式电压反转芯片(如ICL7660)将+5V电压反转得到-5V。此方案负电压输出电流一般不能超过100mA,实际得到的负电压也会比正电压绝对值得0.1V左右。所列举的芯片都可以从网上下载它们的数据手册(datasheet),里面有详细应用。
...的RS232串口电压肯定不会超过5V,为什么还要MAX232电平转换呀。用PL23...
1、RS232是一种接口,就是通常所说的串口,RS232接口上通信时要12V的电压才能识别,也高是相对高低电平为12V和0V,但是51单片机的高低电平为5V和0V,2者电平不一样没法通信,那中间就需要一个电平转换芯片来当翻译,MAX232就充当这个用的。USB串口是指一种能把USB信号转换成串口信号的设备。
2、不行,还是另找电源吧。 USB数据线的定义是:VCC,D-,D+,GND,这个可以做下载口,然后多引两线,VCC,GND作为额外的供电,是可以的。现在好多设备的适配器(电源)都是5V,用它们最好了。我在济南,方便见面,我给你找一个。
怎样得到负电压
1、除上述方法之外,也可用一些输出正电压的DC/DC转换器产生负压,例如:降压型开关稳压器LM2596等,只需以GND为参考锁住反向调节器,在输出参考等方面稍作改变就可以了。由于GND端不是接地而是接到负输出电压端上,所以需要相应的电平转换装置(如光藕或三极管)。在此不再赘述。可参考相关器件的应用手册。
2、负载一般的话可以使用DC-DC转换器,将输出端的正端和输入端的负端连在一起,在输出端可以得到负压 如果负载很小,比如运算放大器的负电压供电,使用电荷泵芯片如icl7660就可以了 总之要得到负压,变压器或振荡电路是少不了的。
3、在电路中,产生负电压,很简单,从整流二极管的正端输出,即为负电压。从负端输出的,即为正电压。整流电源的公共端,就是零电压(零电位)。正负电压的用处是在功率放大器上,或者电源逆变器上,用作正弦电信号的放大电源。电压在国际单位制中的主单位是伏特(V),简称伏,用符号V表示。
max232的外围电路电容与2、6引脚电压关系
1、脚9V是正常的,6脚0.6V不正常,正常应该-10V左右。更换一下4~5脚之间的电容试试。这种情况一般可以使用,但是高电平(232对应负电压,TTL对应5V)可靠性降低。
2、电荷泵电路由6脚和4只电容构成。功能是产生+12v和-12v两个电源,量2对地和6对地,大于7V,一般可满足通讯。其中1和3作用是5V to 10V。
3、MAX232引脚功能如下:第1脚:C1+ 第2脚:V+ 第3脚:C1- 第4脚:C2+ 第5脚:C2- 第6脚:V- 第7脚:T2OUT 第8脚:R2IN 第9脚:R2OUT 第10脚:T2IN 第11脚:T1IN 第12脚:R1OUT 第13脚:R1IN 第14脚:T1OUT 第15脚:GND 第16脚:Vcc 附件为该芯片的官方数据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