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继(中继器)

频道:电子元器件 日期: 浏览:255

中继

本文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分享中继(中继器)

中继是两点间的一条传输信道,这两点通常是交换中心。中继线是承载多条逻辑链路的一条物理连接。随着科技发展,中继的概念不仅应用于无线通信中,网络通信交换机的trunk也可以称之为一种中继。

  中继理论的基本原理是19世纪末的丹麦数学家爱尔兰(Erlang)提出的,他致力于研究怎样通过有限的服务能力为大量的用户服务。现在,用他的名字作为话务量强度的单位。一个Erlang 表示一个完全被占用的信道的话务量强度(即单位小时或单位分钟的呼叫时长)。例如,一个在一小时内被占用了30分钟的信道的话务量为0.5 Erlang。

中继(中继器)

  无线通信中,中继的概念是指允许大量的用户在一个小区内共享相对较小数量的信道,即从可用信道库中给每个用户按需分配信道。

  在中继的无线系统中,每个用户只是在有呼叫时才分配一个信道,一旦通话终止,原先占用的信道就立即回到可用信道库中。

  根据用户行为的统计数据,中继使固定数量的信道或线路可为一个数量更大的、随机的用户群体服务。电话公司根据中继理论来决定那些有成百上千台电话的办公大楼所需分配的线路数目。中继理论也用在蜂窝无线系统的设计中,在可用的电话线路数目与在呼叫高峰时没有线路可用的可能性之间有一个折中。当电话线路减少时,对于一个特定的用户,所有线路都忙的可能性变大。在中继的移动无线系统中,当所有的无线信道都被占用而用户又请求服务时,则发生呼叫阻塞或系统拒绝接入。在一些系统中,可能用排队的方法来保存正在请求通话的用户信息,直到有信道为止。

  中继理论中用到的基本术语定义:

  建立时间:给正在请求的用户分配一个中继无线信道所需的时间

  阻塞呼叫:由于拥塞无法在请求时间完成的呼叫,又称损失呼叫

  保持时间:一个典型呼叫的平均保持时间,表示为H(以秒为单位)

中继(中继器)

  话务量强度:表征信道时间利用率,为信道的平均占用率,以Erlang 为单位。它是一个无量纲的值,可用来表征单个或多个信道的时间利用率。表示为A

  负载:整个系统的话务量强度,以Erlang 为单位

  服务等级(GOS):表征拥塞水平的量,定义为呼叫阻塞概率(表示为B,单位为Erlang),或是延迟时间大于某一特定时间的概率(表示为C,单位为Erlang)

  请求速率:单位时间内平均的呼叫请求次数。表示为l/ 秒

  股票中的上升中继:

  庄家在拉升股价的时候,发觉抛盘过重,为了洗除这些浮筹,需要一个洗盘整理过程,在K线表现一个箱型整理形态,在股价上表现为上下波动,我们把这个整理形态称为上升中继形态。

关键词:中继器中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