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源电压怎么求(电流源电流怎么算)
本文目录一览:
- 1、用叠加法求电流源电压,求过程
- 2、求理想电流源电压
- 3、电路求电流源两端电压
用叠加法求电流源电压,求过程
1、U1 = 1 * 4 - 1 * 10 = - 6 V (2)电流源单独作用,电压源短路 总电流 4A ,由 6Ω、4Ω 电阻反比例分流,实际电流方向与激励源 I1 相反,故 I1 为负值,受控源电压也是相反。
2、电流源Is单独作用时,电压源UsUs2短路,下图:Uab=Is×[(R1+R2+R3)∥(R4+R5+R6)]。所以:I1=-Uab/(R1+R2+R3),I2=-Uab/(R4+R5+R6)。——同样因为没有具体数据,没法继续计算。叠加定理:I1=I1+I1,I2=I2+I2。
3、左侧8Ω电阻的电压为I×8=-U,右正左负。因此电流源两端电压:U=-U-U=-2U,2Ω电阻的电流为:U/2=-2U/2=-U,方向向左。根据KCL:-U+I=-U-U/8=3,所以:U=-8/3(V)。
4、第一式是将电压源等效变换方法得出的U1!叠加定理 : 电压源单独作用时,R1和R2成串联,U1=Us/(R1+R2) x R2;Is电流源单独作用时,R1和R2成并联,Is 按阻值反比分流到R1和R2,I=R1/(R1+R2) x Is。
5、U=IR1=1×5=5(V),方向为左正右负。电流源单独作用时,电压源短路。此时外电路结构为:R1∥R2+R3∥R4,即R1∥R2和R3∥R4的电流都是电流原电流,而R=R1∥R2=5∥15=15/4(Ω)。所以:U=Is×R=10×15/4=35(V),方向为右正左负。
6、叠加法,25v单独作用时,U1=25x (10//20)/[10+(10//20)]=25x (20/3)/(50/3)=10v 5A单独作用时,U1=5 x (20/3)/(50/3) x 10 =6v U1=U1+U1=16v。25v电压源功率=4A x 25v=60w输出 5A电流源功率=9v x5A=15w吸收。
求理想电流源电压
若有一个3A现想电流源,当它并上一个5欧电阻,那电流源两端电压为15V;当它并上一个10欧电阻,那电流源两端电压为30V;结论:电流源两端电压由外电路决定。欧姆定律是对电阻元件成立,不是对电流源的。
理想电流源电压由外电路决定。如果一个1A电流源接上一个1欧电阻,那这个电流源两端电压就为1V;如果接上一个3欧电阻,那它两端的电压就变为3V了。只有把理想电流源开路,它两端的电压才会是无穷大。
I1电流源上电压等于10V,I2电流源上电压等于0V,电阻R1上消耗功率10 W,电阻R2上消耗功率10 W 。
电路求电流源两端电压
解:U=1×2+1×2=4(V)。垂直2Ω电阻的电流为:U/2=4/2=2A。所以:Is=2+1=3(A)。
电流源两端的电压等于电流源的电流乘以端口外界等效电阻,具体要靠数据来算。
根据KVL,电压源两端电压U=2x2+10=14V,电压方向上正下负,电压电流方向相反为非关联方向,发出功率为14x2=28W。设电压源电流I自上而下,根据KCL,10/10+I=2,解得I=1A,电压电流方向相同为关联方向,吸收功率为10x1=10W。电子学是一门以应用为主要目的的科学和技术。
若有一个3A现想电流源,当它并上一个5欧电阻,那电流源两端电压为15V;当它并上一个10欧电阻,那电流源两端电压为30V;结论:电流源两端电压由外电路决定。欧姆定律是对电阻元件成立,不是对电流源的。